第一届“美院美画”红色作品征集
书法二等奖作品
《传承》

作者:王珠珠
作品名称:《传承》
创作理念:从延安窑洞的持久之策,到大别山的燎原星火;从长征路上的风雪丹心,到塞罕坝上的绿意葱茏,红色基因始终是流淌在华夏儿女血脉中的精神密码。它是改革浪潮里深圳争分夺秒的拼搏,是脱贫攻坚时十八洞村焕然一新的笑颜,更是抗疫战场上白衣执甲的逆行、航天征途上神舟揽月的豪情。
这些闪耀的历史印记,绝非仅存于泛黄的史册。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早已化作引领时代前行的桅帆。每一次突破、每一份坚守,都是红色基因在当代的生动演绎。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接过的不仅是历史的接力棒,更是沉甸甸的使命。北斗指路,星河璀璨,我们当以先辈为榜样,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以奋斗为笔、以担当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续写新的华章。让精神的火炬照亮前行之路,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永恒的光彩,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释文:延安窑洞墨痕犹镌持久之策
大别幽谷星火长映映山红
红色基因乃华夏魂魄之精魄
昔者长征风雪半衾可暖苍生
塞罕黄沙孤松竟成林海
改革春雷乍起深圳墟里分秒必争
脱贫战鼓频催十八洞中日月换新
观夫神舟巡天揽月白衣执甲逆征
高铁越岭穿云此非基因化形于当世乎
先辈薪火相传非徒存青史简牍
实铸为劈浪桅帆
今我辈既承北斗之志当续写河汉新章
使精神炬火永耀千秋
《书写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伍梓怡
作品名称:书写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
创作理念:
得知自己凭借书写《六言诗·致彭德怀同志》在书法比赛中获奖,我满心都是惊喜与感恩。
备赛时,我深入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长征途中,彭德怀同志指挥作战,英勇无畏,成功歼灭敌军。毛泽东主席满怀赞赏,挥笔写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短短数字,将彭大将军的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能在笔墨中还原这份豪情,我查阅诸多资料,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体悟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
在书写时,我不断琢磨字体、笔法和布局。选用苍劲有力的字体,以厚重沉稳的笔画,彰显诗句的雄浑气势;行笔间,融入灵动的笔触,展现革命的蓬勃生机。同时,精心构思布局,让字里行间疏密得当,使作品既有整体的和谐,又有局部的变化。
这次获奖是对我的肯定,更是激励。今后,我会继续努力,用手中的笔书写更多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人从书法艺术中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
释文: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沁园春·雪》

作者:石显松
作品名称:沁园春·雪
创作理念:以吴让之篆书创作《沁园春·雪》,旨在借其圆融婉畅的笔意,融合词中雄浑气象。吴氏篆书以邓石如为基,线条柔中寓刚,结体疏密自然,恰能化解小篆板滞之弊。创作时以“浑厚处见锋芒”为旨,如“山舞银蛇”之“舞”字,取吴篆弧转之势,强化动态张力;“原驰蜡象”则以方折提按暗藏金石气,呼应词境苍莽。章法上打破均匀排布,借字势疏密模拟雪原起伏,墨色枯润交替如风卷碎玉。既承吴让之“以隶入篆”的流动感,又以词意重构空间节奏,使传统篆书的庄雅与革命浪漫主义的豪情碰撞,在笔墨虚实间完成对“江山多娇”的现代诠释。
释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