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团工作 > 正文

渭师青年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美术学院向阳计划志愿宣讲团

作者:时间:2024-08-25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红色基因”的宏伟号召下,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于2024年盛夏时节,精心策划并成功实施了“向阳计划”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对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体验,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弘扬,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了显著成效。


启航:青春与梦想的集结号

7月15日,富平校区内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与梦想的火花。美术学院向阳团队成员身着统一的服装,聚集在出征仪式现场。美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雷毅、团总支书记徐蓉、副书记赵普凡、指导老师张有旭出席了出征仪式,雷毅老师做动员讲话,他鼓励学子们将此次实践活动作为一次难得的成长机遇,用画笔描绘红色印记,用镜头记录青春风采,将革命精神与艺术创作紧密结合,展现美术学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随着出征号角的吹响,团队成员踏上了这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之旅。

探寻:红色圣地的深度探访

活动期间,美术学院向阳团队多次深入渭华起义纪念馆,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历史的回望。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再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形象。团队成员通过参观学习、聆听讲解,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烽火连天的日子。在纪念馆前,全体成员肃立默哀,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庄严宣誓,将革命精神永远铭记于心,代代相传。

传承:英雄故里的精神追寻

为了进一步追寻革命足迹,团队还专程前往刘志丹故居进行参观学习。作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刘志丹同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故居内,团队成员仔细观看了刘志丹的生活用品和革命文物,聆听了讲解员对刘志丹革命历程的详细介绍。故居旁的村民也热情分享了刘志丹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让这位英雄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通过实地探访和聆听讲述,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刘志丹同志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纷纷表示要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聆听:老党员的口述历史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团队还积极开展了实地调研和访谈活动。团队成员走访慰问了多位当地老党员和革命后代,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聆听他们讲述刘志丹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个人革命经历。这些亲历者的讲述,让团队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历史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感受到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这些生动的故事也激发了团队成员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让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播撒:艺术之花的遍地绽放

在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伟大使命中,团队成员们不仅致力于保护和传播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还积极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通过创作一系列红色主题的绘画作品、策划和组织各种展览活动,将革命精神与艺术创作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美术学院学子们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更体现了他们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无限担当。通过这些充满激情和创意的艺术表达,他们向同学们展示了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递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收获与展望:红色基因的永续传承

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努力与精彩实践,“向阳计划”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圆满落幕。团队成员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红色基因的种子。团队成员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展望未来,美术学院将继续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同时,团队成员也将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活动方案和实施细节,为下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 2021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地址: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怀德大街与鼎州大道交叉口  邮编:714099  电话:0913-826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