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抗战爆发后,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吸引了大批的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的知识分子。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文艺工作者或文艺青年。他们到达延安后,被延安的新气象所吸引,创作了一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反映火热革命斗争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丰富了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抗日热情,很好地发挥了文艺在抗战中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延安原本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所以他们大多家境贫寒却又与普通工农间有着隔膜。
194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正式提议准备召集延安文艺界座谈会,拟就作家立场、文艺政策、文体与作风、文艺对象、文艺题材等问题交换意见。会议上通过了毛泽东的提议。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凯丰主持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他指出:“今天邀集大家来开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
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活动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毛泽东讲话后,与会人员进行讨论。毛泽东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文艺的重要作用,强调在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还要拥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且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因此,作为文艺工作者应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他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只有这样才能使文艺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

毛泽东提出,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大众。新文化中的新文学新艺术,自然也是这样。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那么,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
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因此,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就是要为这四种人服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系统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基本经验,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
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从根本上回答了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等重大原则问题,科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等,确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