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6年12月20日,我在庄里镇立诚学校读小学,这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队队打着红旗,头戴红五星军帽,迈着整齐步伐的队伍来到庄里,听驻足观看的大人们讲这是红军的队伍。第二天上学到学校,老师告诉同学们,进驻富平庄里地区的部队是贺龙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红军驻庄里了,每天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当时我年龄不到十一岁,耳闻目染当时红军的景况,至今还是历历在目。红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打扫卫生,帮助老百姓干农活。刷标语、发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政策深得民心,军民关系很融洽。
记得红军司令部驻在大南巷北段东侧的张家大院,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不时在那里出入,他骑一匹枣红马,身体高大魁梧,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给我们庄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很喜欢青年人,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经常由校董胡景瑗先生陪同到立诚学校和师生交谈,讲革命大道理。他爱好体育运动,有空闲时间就和立诚学校曹志远、王观容、王尚武等老师在一起打篮球和网球。他曾经打球用过的球网和球拍后由庄里女校保存。1957年7月1日,我在庄里文化馆举办革命文物展览时曾展出过,现存庄里文化馆。
红二方面军宣传队当时十分活跃,很有特色。经常把地方许多热爱文艺的青少年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开展抗战宣传活动,如在街头刷写标语,演出节目时,常常带着许多小积极分子参加,我当时就是其中的一员。宣传队当时驻公所巷樊、杨两家。常在樊五斋家大厅下排练节目。我的同学唐寿昌住在该院前西厢房,我经常去那儿看排练节目。记得有《放下你的鞭子》《锄头舞歌》《大刀进行曲》《五月的鲜花》一些抗日流亡曲等。这些歌曲,至今有不少我还能唱下去。《锄头舞歌》节奏明快,通俗上口,寓意深长,耐人寻味,可惜至今不知作者是谁?我曾两次观看过宣传队的演出,一次在立诚学校十三间楼上的东侧,一次在西侧。现在我还会表演的几个口技和魔术节目,都是红军宣传队教我的,那时我们几个爱好文艺的同学,每天放学后就魂不守舍地跑到宣传队,久而久之宣传队员们很亲切,部队奔赴抗日前线临走时,我们几个同学依依不舍,宣传队留下一个月琴作纪念,月琴造形精美,音色很好,我也曾于1957年在庄里文化馆展出过,后来被常佑民同志借去,可惜至今下落不明,很是遗憾。

记忆深刻的是红军宣传日和地方群众一起开展文娱活动,红军与地方抗日救国会,联合举办了“民众俱乐部”,设在庄里南场华佗庙内(今庄里小学内西南角)订购了不少报纸,备有各种棋类、乐器等,供群众学习和娱乐。还定期刊出群众黑板报,那块黑板一直保存到1957年。
193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庄里的纪念活动十分隆重。这天,因我父亲是蒸馍笼头笼的笼匠,我没有随学生队伍参加大会,而是随手工业者队伍参加大会。会场设在庄里东门外石川河滩,高筑舞台,彩礼门楼,用借来的土布,绕扎成围栏,张灯结彩,红旗飘扬,显得十分壮观。军民数万人手持红、绿小三角旗,敲锣打鼓地从四面八方拥向会场。热烈的气氛,壮观的场面,激励着每位与会者的心绪。

大会首先举行阅兵式,接着贺龙将军作了重要演说。他号召大家团结一致、枪口对外,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以实际行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会后开始游行,游行队伍自西而东鱼贯而入,沿途高呼:“纪念红五月,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做亡国奴”等口号。“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歌曲此起彼伏,抗日救亡的歌声久久回荡在人们的心头。会后,还举行了为期三天的战士运动会,有田径赛、木马、刺杀等,运动会实际上是对战士训练后的军事检阅。立诚学校的学生还在运动会上表演了武术。
红二方面军驻庄里近九个月期间,军爱民,民拥军,军民结下了鱼水般的情分,如同一家人。当部队给养不济时,胡景瑗、唐生辉、刘润田、孟润之、李荣堂等大户富商,带头为红军筹集粮食数万斤。红军还帮助吸食鸦片烟民戒烟,解除烟毒痛苦,在东门外五岳庙(今刘润田、孟润之、李荣堂等大户富商,带头为红军筹集粮食数万斤。红军还帮助吸食鸦片烟民戒烟,解除烟毒痛苦,在东门外五岳庙庄里粮站)开办了戒毒所,由救国会主任阎德润先生任所长兼医生,免费为烟民戒烟,每期七天,四十人,至红军东渡抗日前,使百名烟民摆脱了困境。贺龙将军对烟民的戒烟生活非常关心,常看望他们,晓以戒烟的道理,鼓励他们走上新路。

1937年9月2日,红二方面军在庄里镇永安村西南侧举行改编抗日誓师大会。朱德总司令宣布了改编命令,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〇师。贺龙将军宣誓就任一二〇师师长。这天,我虽未参加大会,但在家门口(庄里镇东门)亲眼看到红军战士个个全部武装,雄赳赳气昂昂地从东门走出发向东开去。庄里镇的王邦彦、吴效德等同志就是红军驻庄里期间入伍并随队伍一起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救国会主任杨子修身着礼服,头戴夏礼帽,走在群众队伍的前边。群众紧跟其后抬着猪、羊等慰问品,表达地方送八路军赴前线抗日的片片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