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兰芷美育读书会好书推荐(第二期)

作者:美院新媒体中心时间:2024-10-14点击数:

读书,让生命更精彩;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成长,是每个人最渴望解锁的技能。

兰芷美育读书会,便是大学这趟旅程的温馨港湾。美在浸润,育在铸魂。

“书香沁心,阅读赋能”。本期的美术学院兰芷美育读书会“好书推荐”,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三本关于美学的书籍,它将如同一杯甘醇的清茶,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好书推荐——第一本:《美的沉思》-蒋勋

这本书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浪漫而动人的中国美术史课本,书中把陶器、青铜、书法、石雕、壁画、彩塑、绘画、建筑等一一触及。

推荐指数:☆☆☆☆☆

undefined

作者简介:蒋勋1947年出生,是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文笔清丽流畅,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深获各界好评。他的著作非常丰富,其中包括《舞动白蛇传》、《美的沉思》、《给年轻艺术家的信》等多本脍炙人口的作品。

书籍简介:《美的沉思》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艺术史的书籍,更是在其中阐述了作者对美的哲学思考。这本书既有他对美学理念深入浅出的阐述,也有对中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中艺术发展历程的独特洞察。在书中,蒋勋以其丰富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从旧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刀等原始工具开始,梳理了中国数千年的美术断代史,涵盖了玉石、陶器、青铜器、帛画、石雕等多种艺术形式。整本书引导读者理解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并提倡将审美的眼光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从而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质。

好书推荐——第二本:《美育书简》- 席勒

  本书是首次提出“美育”的概念,讲述了席勒的美育思想,被后世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

推荐指数:☆☆☆☆☆

undefined

作者简介:弗里德里希·席勒是一位德国18世纪的作家、剧作家和哲学家,被誉正义为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席勒在其作品中强调了自由、和人性的重要性,同时也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的思想深受德国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也对19世纪的哲学、文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籍简介:《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书中收录了27封席勒写给丹麦亲王的信,信中专门论述了他对于审美教育的看法。在《美育书简》中席勒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释。席勒弘扬了人的感性本质,批判了近代人性的分裂和异化,并指出克服人性分裂的唯一途径是“使人成为审美的人”。他不仅仅从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这一角度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哲学命题出发,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书中明确地将德智体美四项教育并提,给予美育独立的地位和任务,这使得西方美育理论进入新的阶段。

好书推荐——第三本:《中国绘画史》 -潘天寿

这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历史类书籍,它纵览五千年绘画史,一窥国画深厚底蕴。

推荐指数:☆☆☆☆☆

undefined

作者简介:潘天寿(1897-1971年),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浙江宁海人。1944年担任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潘天寿的花鸟画作风雄浑奇崛、苍古高华,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人物画也很有特点。

书籍简介:《中国绘画史》全书非常重工精美,以古代史、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的时间顺序进行划分,通过对1600余位画家及创作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各画派源流、特点等的介绍,美术史上“南北宗论”“吴浙之争”的重大争议,以及160余幅历代名画的展示,全面呈现出中国画历史发展演变的进程。潘老不仅将中国文化、哲学、个性、风俗融入其中,还正式提出中国画与西方画并立为人类艺术双峰的观点,他通过自己的才学、能力、思想和文字,让世人看到何谓真正的“文化自信”!

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知识的力量和魅力。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本是知识的海洋,而阅读则是我们探索这片海洋的方式。

读书的过程中,让我们找到了自我,理解了成长的意义。

读好书的过程,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让我们找到成长之路。

有书陪伴,成长的路上将充满阳光。






Copyright© 2021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地址: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怀德大街与鼎州大道交叉口  邮编:714099  电话:0913-826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