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旅英学者孙海力先生赴我校富平校区开展关于“英国艺术的创作与学院架构”的学术讲座。美术学院院长殷晓克、副院长刘涌涛、办公室主任雷毅、学工办主任任晓婷一同会见了孙海力先生并出席讲座,希望通过“名家讲座”活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讲座由学院副院长刘涌涛主持,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300余名学生进行聆听学习。

孙海力先生通过对英国教育形态和过程的调查指出:“英国的教学理念最基本的一定要培养学生独立思想和艺术创作方式,不会统一教学内容方式。他指出英国的教学理念重在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必须拥有独立的创造性思维。二是强调技能的培养,学习过程中要与整个社会体系紧密联系。三是学生们必须学会团队合作,协作创造出非常独特的作品。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和经历,指出了英国美术学院的架构,课程内容和设施等,并指出创作的两种形态,一种是确定性创作,即平面推进、补充完善、始终同质;二是非确定性创作,即思维导入、语言多重性、偶发、始终差异等。讲座融汇了孙海力先生的亲身体会与研究成果,传达出深刻的学理思考,令师生受益匪浅,对我校书法美术教育的教学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讲座最后,美术学院院长殷晓克对孙海力先生表示了感谢,他说:“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对西方文化懵懵懂懂。艺术作品必须具有思想,要有广泛的社会洞察力和跨界知识,去创造自己独特的语言。希望学生能博取众长,多元参照,融会贯通。”(通讯员:李媛媛、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