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思政”启智润心—美术学院以美为媒红色文化育人成效(第4期)//美术生张梦圆:用画笔传递家国情怀的青春答卷

作者:周德锋 赵普凡时间:2025-05-12点击数:

个人简介


张梦圆

美术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

美术学224班宣传委员

2024级AI数字绘画与艺术设计微专业

渭南师范学院第77期入党发展对象培训班结业学员

所获荣誉


国家级荣誉:

2025.05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 全国总决赛入围(项目负责人,决赛即将开启,敬请期待!)

省级荣誉:

2024.06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省级立项(项目负责人);

2025.04 陕西省高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 一等奖;

2025.05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大赛 省赛入围 。

校级荣誉:

2025.04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大赛校赛一等奖、最佳创业奖(项目负责人);

2024.12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铜奖;

2024.08 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校赛一等奖;

2022-2023学年校一等奖学金;

2023.04 反诈主题海报设计比赛校赛优秀奖;

2022.12 2022级新生风采比赛校赛优秀奖。


1F989


院级荣誉:

2024.12 兰芷美育读书会阅读达人三等奖;

2024.12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院赛一等奖;

2024.12 “吾画吾心 一心向阳”心理漫画大赛三等奖;

2023-2024学年学习标兵。

实践经历

1.天安门观礼:国旗下的教育初心


图为学校参加升旗仪式师生合影

2025年5月1日,张梦圆有幸作为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学生代表赴首都北京天安门观礼台观礼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当国歌响起,乡村孩子们画中的国旗突然有了温度。”支教时,张梦圆带着刘集镇的学生用蜡笔描绘心中的“红色”。那些歪斜的旗杆、亮晶晶的星星,成了最生动的思政课。站在观礼台上,她更坚定了信念:“美术课堂不仅是技法,更是家国情怀的传承。”


2.乡村美育:让艺术点亮童心——渭南师范学院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试点活动


图为刘集镇支教时被富平电视台报道截图

张梦圆将版画革命故事、描绘家乡地标融入课堂,用科技元素让乡村美术课焕发新活力。学生画作中“我爱你祖国”的稚嫩笔迹,是她最骄傲的勋章。

青春最动人的姿态,或许正是将激情转化为代代相传的火种。她将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使美术课堂既洋溢着水墨画的高雅,又承载着红色历史的深沉;她不仅教会孩子们用双眼去捕捉美,更引导他们用心灵去感受家国的情感。正如在庆典中那面被晨光染金的国旗,教育本质上是让每个灵魂寻找到自己独特的精神定位——而她渴望成为那个支撑这些坐标的人。


图为支教时刘集镇学生画笔下迎风飘扬的旗帜


图为刘集镇学生画笔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3.以校园为画布:看美术生如何“绘”就多彩时光

6D8F1


个人寄语

  作为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学子,曾经的成绩不只属于我,更属于每个在美育长路上并肩跋涉的身影。支教岁月里,我常对月自问:方寸画纸能否承载山河之志?直到凝视孩子们画纸上跃动的笔触——那抹用24色蜡笔堆砌的中国红,那行攀爬在画纸边缘的“祖国妈妈好”,已然是最鲜活的信仰图谱。未来课堂里,我将让观礼台的炽热温度流淌进调色盘:以刀锋刻录革命烽烟,用陶土塑写家乡脊梁,更要用光影交织的数字艺术再现秦岭渭水的千年文脉,让每帧创作都成为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相信,艺术从来不是独行的扁舟,是千万双手共执的星火长卷。那些与我共执画笔的战友们,正将美院楼道的晨昏、写生路上的松涛,编织成永不褪色的精神经纬。终有一日,我们要让刘集镇孩子们知道:你们画中的国旗,与长安街的朝霞有着相同的心跳频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与我并肩作战的师生们,是他们的陪伴与支持,让我在美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策划 :徐 宁 李乐乐 张有旭 张锦立 刘丁汇 审核: 周德锋)




Copyright© 2021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地址: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怀德大街与鼎州大道交叉口  邮编:714099  电话:0913-826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