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团工作 > 正文

【美院美画‖第八十三期】《三五九旅南泥湾屯垦》—— 一张历史画,映照出一段历史!

作者:时间:2023-08-21点击数: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1941年3月响应党中央的伟大号召开赴南泥湾屯田,到1944年10月离开南下,在短短的几年中,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把一个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创造了有史以来部队不吃公粮而向政府交粮的奇迹。

在三五九旅刚来南泥湾时,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三五九旅指战员掀起了开荒热潮。劳动异常艰苦,干部和战士从清晨一直干到天黑,许多人手上打起血泡,他们不仅从不叫苦,而且还让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

这一年一共开荒种地1.12万亩,收获粮食1200石,蔬菜自给率78.55%;打窑洞千余孔,盖房子600间,为以后几年的屯垦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年开荒2.6万亩,收细粮5451石,蔬菜10万斤,养猪1819头,自给达到3个月,蔬菜全年自给。到1943年,全旅共种地10万亩,生产粮食1.2万石,粮食达到全部自给。三五九旅除搞农业生产外,还发展工副业和交通运输业,部队开办了纺织厂、肥皂厂,建立了一支有600多头驮骡的运输队,在绥德、三边、延安之间沿途设立10多个骡马店,以及开设商店调剂余缺等。到1944年,种地达26万亩,产粮3.7万石,除自己吃用外交政府公粮1万石,达到耕一余一,创造了部队不吃公粮,而向政府交粮的奇迹。

1943年秋,毛泽东、任弼时等中央领导视察了南泥湾,充分肯定了三五九旅的成绩。毛泽东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他还说:"敌人封锁我们,我们的回答就是自己动手,用我们的双手做到生产自给,丰衣足食。"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这支英雄的部队,在南泥湾短短的几年中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牛羊成群猪满圈,肥鸭满塘鸡满院的"好江南"。通过屯田,既解决了部队粮食自给,减轻了人民负担,又密切了军民关系,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所以,当年的《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号召边区军民积极实行南泥湾政策。

1942年12月,西北局高干会议上,党中央,毛泽东对三五九旅所取得的成绩大加赞扬,并为部队题写了"发展经济先锋",给王震等4位领导分别写了"有创造精神"等题词,以资鼓励。

Copyright© 2021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地址: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怀德大街与鼎州大道交叉口  邮编:714099  电话:0913-826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