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团工作 > 正文

【美院美画‖第八十期】《陕西照金:红军长征落脚点》—— 一张历史画,映照出一段历史!

作者:时间:2023-06-14点击数:

“日照锦衣,遍地似金”是照金名字的由来。1933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照金成为西北革命的摇篮,赋予了这块土地更为辉煌的红色革命精神。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这块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诸多革命根据地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一块,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毛泽东曾如此评价这块根据地:“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故有“南有瑞金,北有照金”之称。

刻画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光辉形象的一组雕塑矗立在广场中央,中间为刘志丹,身穿大衣的是谢子长,戴军帽的是习仲勋,当年的习仲勋还不满20岁。拾阶缓步走进纪念馆,仿佛置身于照金的群山之中。以党徽、党旗为背景,铜雕上的人物肖像、八角帽、军旗错落有致,一下子将人们引入那场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尤其是纪念台中央跳动的火光,寓意着红色照金留下的火种至今仍在燃烧,宛如我们继承先辈遗愿、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纪念馆里的大刀、长矛等武器都是根据地军民在照金的武装斗争中使用过的。通过这些简陋的武器,我们能体会到革命先辈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凝望纪念馆墙壁上1935年西北革命形势图和全国革命形势图,可以清晰看到在全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唯有西北革命根据地在不断发展壮大,它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出师抗日的出发点,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北方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把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等思想与陕甘边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中共铜川市委党校陈建宏说:“照金精神得到了井冈山精神的孕育滋养,是伟大长征精神的支脉,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步纪念馆,那一件件文物都在无声地向我们讲述着那段光辉岁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他们崇高的理想信仰和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令我感动。他们历经战斗洗礼,从未放弃自己的信仰,一心只为建立一个新中国,为劳苦大众谋幸福。


Copyright© 2021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地址: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怀德大街与鼎州大道交叉口  邮编:714099  电话:0913-826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