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团工作 > 正文

【美院美画‖第七十八期】《“五一口号”发布背后的故事》—— 一张历史画,映照出一段历史!

作者:时间:2023-05-01点击数:

1948年5月1日,《晋察冀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五一口号”,题目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右上为毛泽东同志侧身头像。“五一口号”的发布,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在我国统一战线史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按照惯例,每年“五一”前夕,中共中央都会通过新华社对外界发布有关纪念“五一”的专门决定,或举行集会、游行,或刊发文章、社论。1947年3月,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新华社留下小部分人员组成工作队,跟随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转战陕北,大部分人员在社长廖承志的率领下转移到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涉县东西戍村坚持工作。1948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廖

承志给中央发来一封电报,向中共中央请示:“五一”劳动节快到了,有什么重要政策决定通过“五一口号”来向全国发布?

1948年“五一”前夕,中央宣传部门拟定了“五一口号”初稿送毛泽东同志审阅。毛泽东对其逐字逐句进行审核修改。其中,重要的修改有:一是将新华社电头由“总社”改为“陕北”。这是出于战争的需要,迷惑敌人,使其以为毛泽东领导的中央机关还在陕北转战。二是将初稿第五条“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此条是“五一口号”的点睛之笔,公开提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向国内外宣告要建立新中国、成立新政权。三是将初稿第二十三条“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万岁”划掉,将第二十四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和家国情怀。修改后的“五一口号”共23条,字字千钧有深意。

“五一口号”不是宣传口号,而是行动口号,这是形势发展的趋势,全国人民的要求。


Copyright© 2021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地址: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怀德大街与鼎州大道交叉口  邮编:714099  电话:0913-826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