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团工作 > 正文

【美院美画‖第七十七期】《长征之路--血染凤凰嘴》—— 一张历史画,映照出一段历史!

作者:时间:2023-04-23点击数:

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内,陈列有一门锈迹斑斑的迫击炮。这门迫击炮,曾经长期沉没于江底,直到2017年才被打捞出来。打捞地正是当年红军抢渡湘江的渡口之一——凤凰嘴渡口。凤凰嘴渡口位于广西全州县凤凰镇,是当时红军后续部队抢渡湘江之地。这门迫击炮是当年那场惨烈战役的遗存物,也是红军将士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革命精神的见证。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红色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至11月中旬,中央红军接连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此时蒋介石判明中央红军西进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25个师近30万人,以湘江天险为屏障构筑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中央红军歼灭于湘江以东地区。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中革军委领导人博古、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未能因势调整行军路线和作战方针,仍继续西进。由于部队采取“搬家式”转移,携带大量辎重,中央红军错失了桂军主力南撤,全州、兴安一线兵力空虚,湘江防线完全敞开的良机。为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渡过湘江,中央红军的前卫、后卫部队与国民党军在湘江两岸展开了浴血奋战。由于被辎重拖累,军委纵队行军速度缓慢,到湘江东岸仅55公里的路程,竟走了两天多。为此,守卫在湘江两岸的红军战士在灌阳新圩、兴安光华铺、全州脚山铺等阻击阵地拼死抵抗,为掩护全军过江付出了惨重代价。随即,激烈的战斗在文市、石塘、古岭头、白沙铺、光华铺等地展开。湘江东西两岸枪声愈来愈紧,江面的浮桥、木船等不断遭到敌机轰炸。为了减少掩护部队的伤亡,红军后续部队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争分夺秒,急奔湘江。在抢渡湘江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屏山渡、大坪、界首等渡口相继失守后,凤凰嘴渡口成为红军抢渡的最后一个渡口。由于遭到敌机的疯狂轰炸,红军在凤凰嘴渡口的伤亡异常惨烈。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如今,这门被红军鲜血浸染过的迫击炮正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无声地诉说着当年在湘江发生过的那场生死血战。


Copyright© 2021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地址: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怀德大街与鼎州大道交叉口  邮编:714099  电话:0913-826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