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农红军结束了长征之后,又面临着新的重大的历史转变——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从这时起到翌年秋,在事变迭起、时局动荡的日子里,红二方面军坚决听从党中央的指挥,努力学习、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开展大规模的军事政治整训,并在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地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开赴抗日前线,从而完成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虽然不足一年时间,又是在和平环境中进行的,但是它所带来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它在红二方面军发展史上,尤其是政治工作史上,是不可忽略的一页。
1937年2月初,旧历腊月二十几,快过年了,红二方面军向北移动。总指挥部由富平进驻同官(今铜川)的陈炉镇。陈炉座落在一座山上,那里有不少旧瓷窑,古时即盛产“耀瓷”,陈炉因此得名。六师驻在陈炉镇山脚下的富平县底店镇,四师驻底店与流曲中间的薛镇,六军团驻流曲。
从这时起,红二方面军为了更好地适应抗日战争需要,利用和平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整训。
首先,进行的是党组织和党员思想的整训,经过整训,党的领导得到健全和加强,党的组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在这个基础上,红二方面军于1937年3月8日在陈炉镇召开了党代表大会。红二方面军党代表大会结束后不久,各部又变动了一下驻地。总指挥部驻到庄里镇,六师驻庄里镇西边和觅子乡,四师驻觅子乡东南,六军团仍驻流曲,红三十二军驻觅子乡北边的十八坊。在党内整训的同时,红二方面军开展了群众性习武练文热潮。
5月30日,红二方面军在庄里镇与觅子乡之间的石川河宽阔的河滩上举行了“五卅”运动会。竞赛项目有投弹、刺杀、射击、球类、田径、唱歌、墙报等,各师、团都选派了优秀代表参加角逐,这个运动会实际上也是对军政整训成果的一次检阅。
在整训期间,红二方面军还在驻地开展了宣传抗日、扩大红军的工作。各师、团派出扩红队、工作队到群众中宣传党和红军的抗日主张,帮助建立抗日救国会等组织,并在激发群众爱国热情的基础上扩大红军。在驻富平期间,这项工作做得更加深入,六师在底店建立过新兵连,在觅子乡及其周围十二个保都成立了抗日救国会。
此外,红二方面军还根据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云阳镇会议的决定,开展军阀主义、游击主义的斗争。首先在二军团四师十二团进行了试点,六师没来得及动就因为“七七事变”爆发,部队开始改编而停了下来。
军政整训,从1937年1月一直进行到改编、出征,历时大半年。经过整训,红二方面军的军政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从思想、组织,经过整训等各个方面完成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做好了抗日出征的准备。
抗日编队
1937年7月7日,“腥风骤起卢沟畔,血雨横飞华夏天。”“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由此而发生。

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寇的侵略!”7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发表通电,请缨杀敌。7月14日,中央中央军委主席团向红军团以上各级干部发布了“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及加强抗日教育问题”的命令,遵照此令,红二方面军开始实施抗日编队工作。整编结果,一二〇师辖三五八旅和三五九旅,每旅各辖两个团,三五八旅辖七一五、七一六团,三五九旅辖七一七、七一八团。
8月22日到25日,党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结束当天,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颁布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宣布了八路军各师各旅的序列和指挥员。
9月2日,七一六团从觅子乡渡过正在涨水的石川河向师部靠拢。一二〇师全体将士在庄里镇举行了庄严的改编誓师大会。八路军总指挥、红军总司令朱德参加了大会,朱总司令给我们讲了抗战面临的紧迫形势,对改编和出征作了动员。最后他扫视了一下全场,像看透大家心思似地说毛主席说了,红军改成国民革命军,统一番号是可以的,但是有一条,一定要在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接着,贺龙师长讲话。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大家“国民党的帽子我戴过,将军服我穿过。当前国难当头,为了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我愿带头穿上灰衣服,戴上白帽徽。别看我们外表是白的,可心里是红的,永远是红的!

两位老总的话,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红军战士都知道,两位老总都曾在旧军队里做大官,但他们抛弃了高官厚禄去寻求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十年前的8月1日,他们毅然率队参加并领导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又分别在湘南和湘西创建了工农革命武装,他们是红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今天两位老总又率领我们改编出征,我们从他们身上汲取了信心和力量。在两位老总的带领下,全师将士庄严宣誓:“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不把汉奸完全肃清,誓不还家!”
9月3日,一二〇师从富平出发,过合阳到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