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May
全面抗战爆发后,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吸引了大批的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的知识分子。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文艺工作者或文艺青年。他们到达延安后,被延安的新气象所...[详细]
12
May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5月9日晚,渭南师范学院团委隆重召开“庆祝建团101周年、建校63周年暨‘两...[详细]
1
May
1948年5月1日,《晋察冀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五一口号”,题目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右上为毛泽东同志侧身头像。“五一口号”的发布,...[详细]
23
Apr
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内,陈列有一门锈迹斑斑的迫击炮。这门迫击炮,曾经长期沉没于江底,直到2017年才被打捞出来。打捞地正是当年红军抢渡湘江的渡口之一——凤凰...[详细]
18
Apr
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出生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户农民家庭。6岁至15岁在村里私塾学习四书五经,16岁到义乌绣湖书院学习博物,18岁到金华府中学学习数理化,从小立志...[详细]
9
Apr
1937年春,中共陕西省委选派范世英(人称老范,真名李对章)做党的地下交通工作,建立同官至陕西省委党的地下交通线,指导同官、耀县党组织做好恢复整顿工作。6月,范世...[详细]
1
Apr
张守愚,生于1915年,陕西宜君县西村乡云辉村人。张守愚少年时代智勇超群。民国初期,宜君东部一带,常有流窜黄龙山区的军阀残余分子前来抢掠侵扰百姓。1926年春的一天...[详细]
29
Mar
在浙江省博物馆珍藏着一张特殊的代表证,它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民翻身作主人的历史。代表证纵7.5厘米,横5厘米。此件即为杭州市临安县第一届农民代表留念的...[详细]
17
Mar
把青春奋斗与雷锋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勇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为国家和民族的不懈奋斗中绽放出绚丽之花。在中国...[详细]
5
Mar
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于1942年10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在延安召开,任务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根据整风运动的精神总结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和检查陕甘宁边区的工作...[详细]
3
Mar
活动背景: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对新时代青年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详细]
19
Feb
阎红彦,陕西安定(今子长市)人。抗战时期曾任西北留守兵团第三团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四川省委副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11
Feb
1935年,日本对华北进行渗透和“蚕食”,制造了华北事变。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率先擎起抗日救亡的大旗。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抗日...[详细]
18
Jan
共青团十八届七中全会于1月13日至14日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详细]
7
Jan
全面抗战爆发后,一批文学家、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纷纷从大城市、敌占区和国统区来到延安,为革命文艺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有些人在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上...[详细]
31
Dec
一头银发的霍淑贤老人正端着洗完衣服的水向家门口走来,看到记者后热情招呼到家里坐坐。年过八旬的她是现在这个红砖土墙垒砌的家的主人,1946年,这里则是渭南通往陕北...[详细]
20
Dec
赵家成,1902年1月29日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镇赵家村一户普通农家。因额前眉心处长有一个小肉瘤,人称“赵疙瘩”。他天生虎胆,不大种庄稼,做些小生意,经常去...[详细]
9
Dec
愿作刽子刀下鬼,不留遗恨到黄泉。”这句诗是白水籍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女党员李馥清第一次入狱时的明志之言。1928年2月,开封城春寒料峭,李馥清与往常一样在河南省委...[详细]
1
Dec
为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引领青年学生牢记时代责任,坚定不移跟党走,建功新时代。根据校团委文件要求,美术学院于11...[详细]